最安全的实盘配资 一周盘点|国电电力近一周涨3.60%, 近一个月涨7.71%
股票数据与行业新闻【本周大盘走势】最安全的实盘配资
2025年4月14日-2025年4月18日,上证指数涨1.19%,报3276.73点。创业板指跌0.64%,报1913.97点。深证成指跌0.54%,报9781.65点。国电电力(600795)近一周涨3.60%, 近一个月涨7.71%, 近一年跌4.95%。
【竞品行情回顾】
股票简称股票代码近一周涨跌幅近一月涨跌幅近一年涨跌幅京能电力6005784.93%6.16%6.31%湖北能源0008831.51%-1.26%-18.62%粤电力A0005391.14%-3.06%-17.96%陕西能源001286-0.90%-2.76%-11.98%深圳能源0000270.99%-3.15%-14.84%宝新能源0006900.00%-5.50%-26.31%内蒙华电6008632.54%3.06%-10.12%上海电力6000210.23%-4.37%-1.91%大唐发电6019914.27%1.74%-3.38%浙能电力6000231.08%1.08%-9.24%申能股份6006423.75%2.93.70%华电国际6000272.90%6.58%-17.47%淮河能源60057513.70.04C.91%华能国际6000113.04%5.49%-24.52%广州发展6000981.30%-0.16%-2.19%
【一周相关资讯】
公司新闻
机构评级|2家机构更新国电电力评级
概要:4月18日,天风证券(601162)和华源证券分别发布了对国电电力的评级研报,前者给予“买入”评级,预测2025年净利润为64.57亿元;后者给予“增持”评级,预测净利润为63.89亿元。近六个月内,共15家机构对国电电力进行了研究,预测2025年净利润均值为78.28亿元,同比下降20.37%。
机构评级|天风证券给予国电电力“买入”评级 未给出目标价
概要:天风证券发布对国电电力的评级研报,给予“买入”评级,预计2025年净利润为64.57亿元。近六个月内,共15家机构发布研究报告,预测2025年目标价区间为5.70元至7.07元,平均为6.32元,净利润预期均值为78.46亿元,同比下降20.19%。评级方面,10家机构建议“买入”,4家“增持”,1家“强烈推荐”。
机构评级|2家机构更新国电电力评级
概要:国电电力近日获两家机构更新评级,国盛证券和西南证券均给予“买入”评级。国盛证券预测2025年净利润为77.76亿元,而西南证券则预测为75.69亿元。过去六个月内,共有15家机构发布关于国电电力的研究报告,2025年净利润预测均值为79.81亿元,较去年下降18.82%。目标价范围为5.60元至7.07元。
国电电力:2025年计划新能源核准备案1141.81万千瓦 开工519.62万千瓦
概要:国电电力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营业收入1791.82亿元,同比下降1%;净利润98.31亿元,同比增长75.28%。公司计划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1元。至2024年末,公司控股装机容量达11170万千瓦,其中火电占66.81%。新能源装机容量增加,风电和光伏显著增长。2025年,公司计划大幅增加火电及新能源的核准备案和投产能力。
机构评级|国盛证券给予国电电力“买入”评级 未给出目标价
概要:国盛证券于4月17日发布国电电力评级研报,给予“买入”评级,但未设定目标价。预计2025年净利润为77.76亿元。近六个月内,共14家机构发布研究报告,预测2025年净利润范围为64.59亿元至95.15亿元,平均为80.10亿元,同比下降18.52%。机构评级中,9家建议“买入”,4家“增持”,1家“强烈推荐”。
国电电力在广西投资成立两家驭风新能源公司
概要:广西两家新能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均为1000万元,均由国电电力间接控股。
发钱啦!国电电力关于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公告
概要:国电电力于4月16日公布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计划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0元(含税),其中已完成0.09元,剩余0.11元待发。截止2024年12月31日,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10.34亿元,总股本为178.36亿股,年度现金红利合计约35.67亿元,占净利润的36.28%。
国电电力2024年归母净利润实现98.31亿元
概要:国电电力2024年年报显示,营业收入1791.82亿元,净利润98.31亿元,同比增长75.28%。发电量4594.52亿千瓦时,上网电量4366.82亿千瓦时,分别增长2.00%和2.08%。公司积极推进新能源和传统能源转型,控股装机容量达11170万千瓦,新增装机612.03万千瓦。国电电力还优化营销策略,提升股东回报,获得多项行业荣誉。
机构评级|2家机构更新国电电力评级
概要:4月16日,华泰证券和信达证券(601059)分别对国电电力发布了“买入”评级,目标价为6.39元和未给出。机构预测2025年净利润分别为75.11亿元和64.59亿元。近六个月内,共14家机构对国电电力进行研究,预测2025年净利润均值为84.49亿元,同比下降14.05%。
机构评级|华泰证券给予国电电力“买入”评级
概要:华泰证券于4月16日发布国电电力评级研报,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6.39元。预计2025年净利润为75.11亿元。近六个月,14家机构发布研究报告,2025年目标价范围为5.60元至7.07元,平均6.35元,净利润预测均值为86.38亿元,同比下降12.14%。评级方面,9家机构“买入”,4家“增持”,1家“强烈推荐”。
国电电力2024年 净利同比增逾七成
概要:国电电力(600795)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营业收入1791.82亿元,同比下降1%;净利润98.31亿元,同比增长75.28%。公司控股装机容量达11170万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占比33.19%。为推动绿色转型,国电电力加快新能源发展,2024年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1元。
国电电力去年净利润创新高 拟派发现金红利19.62亿元
概要:国电电力2024年净利润达98.31亿元,同比增长75.28%,创上市以来新高。尽管营业收入为1791.82亿元,同比下降1%,但发电量和供热量均实现增长。公司将派发现金红利35.67亿元,占净利润的36.28%。控股装机容量11170万千瓦,涵盖多种能源类型,显示出强大发电能力。
行业新闻
研究建议拆分瑞典的SE3电力竞价区
概要:瑞典电力市场分析显示,SE3竞价区存在电网瓶颈,导致价格形成效率低下。瑞典TSO考虑在4月28日拆分该区域,分析师认为此举合理,将使东北部电价降低,而西南部电价上升。
【中原机械】开普检测2024年报点评:电力二次设备检测服务稳健增长,布局新能源检测业务等待成长
概要:开普检测(003008)(003008)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达2.21亿元,同比增长15.99%;归母净利润为0.86亿元,增幅45.52%。公司电力二次设备检测服务增长28.55%。2024年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5元(含税)。尽管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小幅下降0.51%,但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146.74%。
华润电力:“25华润电力MTN001”实际发行总额20亿元
概要:华润电力全资附属公司于2025年发行“25华润电力MTN001”债券,总额20亿元,期限为3+N年。
国家能源局发布2025年3月全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及交易数据
概要:2025年3月,国家能源局核发绿证1.74亿个,同比大增9.39倍,交易绿证占82.26%。2025年1-3月,累计核发6.62亿个绿证,交易量达2.00亿个。至3月底,全国累计核发56.17亿个绿证,交易7.53亿个,显示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
五大电力上市公司年报“交卷”,释放哪些信号
概要:五大发电集团主要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已公布,三家公司实现减收增利,净利润总和达340.37亿元,同比大增47.79%。华能国际(600011)以2455.51亿元营收和101.35亿元盈利居首,主要受益于煤炭采购均价下降。中国电力凭借水电和可再生能源增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48%,在营收增速方面表现最佳。
王斌:源网荷储一体化将重构电力系统形态,破解新能源消纳难题
概要:在第十五届储能大会上,北京宝光智中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斌指出,源网荷储一体化是电力系统运行的根本性变革,尤其在新能源占比突破12.4%后,系统灵活性需求显著增加。他提到,2030年新能源占比将超30%,传统调节模式将难以维持,需向区域自主电力平衡转型。王斌强调,政策驱动下的源网荷储一体化正逐步落地,多个省级试点项目正在推进。
远达环保拟277.35亿元收购五凌电力100%股权和长洲水电64.93%股权
概要:远达环保(600292)于4月16日公布重组草案,计划通过发行股份和现金支付收购五凌电力63%及长洲水电64.93%股权,交易总额达277.35亿元。此次重组将显著提升公司盈利能力,预计2024年前10个月归母净利润将增加10.64亿元,资产规模增幅达6倍。重组后,中国电力将成为远达环保的控股股东,推动其向新能源一体化发展。
电力央企旗下两家上市公司股权变动
概要:4月12日,国网电科院宣布对国电南瑞(600406)和国网英大(600517)进行股权无偿划转,国电南瑞控股股东由南瑞集团变更为国网电科院,持股比例升至56.90%;同时,国网英大7.49%股权划转至南瑞集团,国网电科院不再持股。此举旨在落实国资委关于法人层级压减的要求。
河钢启动“两提两控一平台”电力结构优化专项行动
概要:河钢启动《电力结构优化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方案明确未来三年电力结构优化原则,通过16项重点任务实现电力结构、用能模式和能源管理体系的三大转变,整合新兴产业技术,提升品牌竞争力,贯彻国家“双碳”战略。